转载自中国报 / 马六甲 20-03-2014


(马六甲19日讯)培风中学派出约60名学生,参与华堂青主办的《传·说古城》马六甲口述历史计划,共同为采集古城老街消失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一份力。
甲华堂青是于今年1月开始进行上述计划的搜集资料工作,由于涉及范围庞大,极需大量人力,培中在获知后愿意给予配合,同时获得许多学生自动响应成为该计划学记,为计划打下一支强心针。
该校今午在学校礼堂举行学记授证及宣誓仪式,邀请华堂青团长陈寿锦任见证人,其他出席者包括该校代校长黄雪莱、计划筹委会秘书林姃潓、策划人陈莉晴、培中文宣出版组组长陈美炫。
陈寿锦在记者会上指出,上述计划是该团今年的大型活动,走入世遗区采集口述历史及非物质文化资料,包括老建筑物及老行业等。
收集20采访对象
他说,今次获得培中生参与,是一种传承工作,日后这批学生将会成为此领域的领导者,继续推动此方面发展。
“学记们将于3月27至29日参加集训,届时除了在课堂上文化课、人文地理课外,也会到老街区进行导览及采访工作。
陈寿锦说,涉及的老街包括板底街、吉灵街、打金街、打铁街及豆腐街等,将注重在传统手工艺、民间饮食及传统行业,目前该会已收集到20个可采访对象。
他希望老街区居民可以和到访的学记多互动及配合,同时他也鼓励老街区居民提供更多相关的故事及资料,让该计划更圆满。
他欢迎公众登入该计划面子书www.facebook.com/malaccastories了解该计划的更多详情。

老行业应保存 学记邱诗缘(初一,13岁)
我觉得老行业都应获得保存,以让下一代可以接触到,而不是通过书籍或上网了解,因此认为此活动很有意义,主动参与。
我想趁此机会深入了解老街及老行业。
想了解马六甲 学记彭雪芬(高二,17岁)
我是来自森州淡边,在马六甲求学5年,还是不太了解马六甲,常去的地方是购物广场等,因此想趁此机会,走入古城老街,发掘她的另一面。
探索前辈想法 学记程子珲(高二,19岁)
我是柔州人,之前曾在新加坡求学,后转来马六甲培中当插班生,我获知有此活动后,我很想参加,因为想通过采访及导览,去了解这些从事老行业前辈们的想法。
与同学齐参加 学记纪淮哲(高一,16岁)
我在获知此活动后,对老街老行业产生兴趣,我与班上同学计划在参与此活动及加深对老行业的认识后,在来临的校庆,以老行业为主题布置班级,让社会人士及同学更深入了解老行业。
接触传统手工 学记吴卓鸿(初二,14岁)
我对老街了解不深,甚至连街名都不懂,如今有这个机会让我深入了解老街,当然想参与,而我的决定也获得父母支持。我从没看过传统手工行业,通过这次活动能近距离接触,觉得很有意义。